為了提高我校團的工作水平,通過系統的團的基礎知識教育、定期的社會實踐活動、團的專項培訓和嚴格的考核制度,切實加強團員教育,保證團員質量,做好團隊銜接,提高團員、團干部素質,同時為實施團的思想教育和組織建設提供陣地,使團的工作制度化、規(guī)范化,特制定本細則。
一、團校的基本任務:
依照《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》,以團的基本知識和思想教育為內容,以授課和開展豐富的活動為途徑,積極對在校學生團員實施團員教育;定期對團員、團干部進行專項培訓;積極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。
二、組織設置:
1、共青團焦作師范高等??茖W校委員會設立”焦作師專中心團校”,各系基層團委成立焦作師專團校分校。
2、”焦作師專中心團?!必撠煱l(fā)放教學大綱和團課教材,印制焦作師專團校結業(yè)證,指導和協調各分校工作,為分校的教育教學提供服務;各分校要建立完善工作機構,成立校務委員會,依據本系教學實際情況獨立開展工作。
三、團校工作:
1、學員:所有在校學生、團員、團干部都必須參加團校的學習,接受培訓。
2、時間規(guī)定:團校每學期應開辦一期,團校的起始時間每學期開學到學期末為一學期。團校的學習、活動應保證每兩周一次,每次不少于 1 小時,具體時間根據各分校的具體情況自行安排。
3、教學內容及相應時間規(guī)定:
(1)團的基礎知識教育要按教學大綱的要求,參考《團員意識教育讀本》相關內容。
(2)團員思想教育:結合團員思想實際,分階段進行人生觀、道德觀、世界觀教育。教育形式應以組織豐富多彩的團內活動為主。教育對象為全體團員。
(3)團干部培訓:定期對團干部進行崗位職責、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訓,以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。此項教學內容可集中在課外活動期間進行,教學對象為各級團干部。
(4)團員組織生活訓練:通過團課教育樹立團員意識,學習團組織各項制度。以建立和完善團的各項制度(團日活動、民主生活會等)為內容,通過培訓為團支部工作起到示范作用,推動支部整體建設。此項教學內容每學期至少應安排兩次,每次 2 課時。
(5)社會實踐:團校要結合思想教育內容積極開展以參觀、訪問、社會服務、公益勞動、主題教育等為主要形式的實踐活動,每年寒、暑假中心團校集中組織綜合教育社會實踐活動。
4、教育方法:
團校教育教學要結合學員身心特點,充分體現針對性、實踐性和實效性。充分開展社會實踐,建立團?;顒雨嚨?,增強團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。團干部培訓和組織生活訓練要突出實踐性,利用實例觀摩,分析講評等形式進行。
加強基層團委書記與團校學員之間的聯系??赏ㄟ^團課學習手冊、結業(yè)評語、團課日志等形式進行書面交流??稍O立集體談話制度、對話日制度,進行集體或個別學員與團委和基層團委書記的直接交流。
5、團隊銜接:
學生團校是團工作的重要陣地,是加強團員隊伍建設,團干部隊伍建設,搞好推優(yōu)入黨工作的保證。團校要把學生團員在團校學習過程作為培養(yǎng)和考察的過程,為學生團員加入黨組織提供考核依據。
對優(yōu)秀團員可吸收其參加黨的有關活動,分配適當工作,在實踐中培養(yǎng)實際工作能力,為建立支部培養(yǎng)干部。團校結業(yè)證作為推薦優(yōu)秀團員作黨的發(fā)展對象的重要依據。
6、師資:可聘請學校黨政領導、教工團員、老干部、相關專業(yè)教師、先進人物、骨干學生團干部或專職團干部擔任。
7、管理與考核:
(1)各分校要建立學員檔案,對學員的學習、紀律、思想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,嚴格團校學習和活動的考勤與考核,定期總結,給予鑒定。
(2)團的基礎知識考核可采取多種形式。如閉卷考試、口試、團知識競賽、學習小組合作完成調查報告或小論文答辯等。以上形式的結業(yè)考核應與平時表現相結合作為最終考評成績。
(3)上述考評合格者頒發(fā)”焦作師專團校結業(yè)證”。凡取得結業(yè)證的學員,可不再參加其他學校團校的基礎知識學習。對團校學員表現突出的要進行表彰,并作為入黨、評優(yōu)的重要依據。
8、經費:團?;顒咏涃M從團費中開支;同時基層團委還應向學校適量申請經費;結業(yè)證工本費學員自理。
(校青字〔2009〕15號)